Friday, 24 December 2010

他唱,她說


“如果有人問我
想做出怎麼樣的音樂
那我會這樣說
我希望可以寫出一種歌
譬如有一天
在半夜的便利商店
有一個女生走進來
她剛剛失戀了
心情很差
然後
她從店裡的廣播節目
聽到一首歌
那首歌
剛好說出她的心情
讓她覺得自己不是寂寞的一個人
有人聽見她心裡的聲音
我想寫的
就是這樣的歌”
--------------------------------------------------------------------------------------------------------
                                                                                      這首歌和我心裡的聲音並不太一樣
                                                                                      不過這樣的一首歌
                                                                                      要唱給全天下受了傷的女生
                                                                                      其內在意義是值得喜歡的。
                                                                                      有人很喜歡這首歌
                                                                                                                        我想,

                                                                               她和他,
                                                                                                           一定是受了傷

Thursday, 23 December 2010

知足


十二月八日早晨,在宿舍的食堂享用唯一的汤面——我们称之为“干捞面”。我不知道其它宿舍的食堂是怎么样的,因为只去过几次,也不是每一个食堂都到过。干捞面乃我宿舍Yayasan Albukhary (简称为YAB)唯一的华人食物。虽然没有其它面类选择,却也天天都有生意,主要原因还是味道不错。
这里有两台安装了有线电视台频道的电视机,但大部份时间都是开着电台的。我喜欢收听电台。尤其播放动听的歌曲时候,一面做其它事情,其实真的很幸福。从家里带来的S字头品牌收音机兼电子时钟和闹钟,在刚开学时候,并不太能接收频道。过了不久就行了。朋友都说手机收不到电台频道——我是该感到庆幸的。

这一天的早餐,配上电台播放台湾团体五月天的《知足》。啊,真是有意思的一首歌!

可不是吗?人本来就应该知足的。
我们没有美貌,但有着健全的四肢。
我们并不富裕,但亲爱的家人都在身边。
我们不能旅行,但能够透过报纸得知天下事。
我们这有贪污现象,但其它国家正面对更糟糕的事——天灾与战乱。

也许我们对所拥有的这些还不满足,但我们得知足。
在知足与不满足之间应该会有个平衡点。
因为知足,所以才懂得珍惜;
因为不满足,所以才晓得必须再努力。

各位,加油!

PS/备注:知足归知足,不满足归不满足,该讨厌的还是要讨厌——这里的猫真的很让人讨厌!(有机会再多做解释)

Friday, 26 November 2010

考试前的心情













和家人遊槟城二三事

庆幸回到大学前和家人享用了许多槟城美食。
那些好久没亲眼看到、鼻子闻到、亲自品尝的叻沙、薄饼等美食,全都在一天里吃个够,我真的十分幸福。这些美食应该足够让我在大学怀念一个月了。因为水灾而延期的年终考试,在校方作出变动后,我个人的考试时间表从原本长达的十九天变成二十一天。多么残酷的事实。会说“残酷”,是因为我对这里不太有归属感。

—>也许是我刚入学一学期的缘故?(第二学期就要来了哦,其实算来算去至少都有四个月了)
—>还是因为我家离这里太远了?(明明只有两小时左右,虽然遇到麻烦时候可能要花掉五小时,但和东海岸、南马,甚至东马的朋友比起来很明显我很幸运不必花很多时间在交通上的)
—>难道是这里太多马来人的食物?(其实大学内外都有马来同胞的食物,明明是自己在挑食)
—>又也许是这里没有城市的热闹?(拜托,吉打州南部的居林也不见得是多么热闹的城市)
—>又还是这里没什么娱乐活动?(已经那么贪心参加了几项活动,如果有娱乐,还要上课吗?)
—>又难道是我先遇到了槟城?(说的太对了,终于有个像样的理由来说明对北方大学缺乏归属感!)

槟城,另一个称号为“东方之珠”,乃美食天堂之一。我爱她,却不晓得她哪一点吸引了我。美食?古迹?繁荣?艺术气息?老旧风景?槟威海峡 的海水咸味?原来我是那么贪心的人,因为我爱她的全部。


槟岛码头一隅
 还记得小时候家境不允许,没能力买车子,家里只有两辆摩哆 (又称电单车)。每逢假日或节日,全家出去逛逛,都靠这两辆摩哆。摩哆在那时候还挺多人用的,现在好像不那么盛行了,整条街望过去,满满都是车(马来西亚 奇观之一:塞车)。我五岁以前,只有父母、姐姐和我。过了几年,多了个妹妹。一开始没什么关系,反正我们仨都还是小孩,所以依然两辆摩哆一起出门,妹妹夹在爸爸和姐姐或我的中间。出发。

在我的印象中,全家出门逛逛的地方每次都是槟城。也只是槟城。但回忆并不因此而褪色,槟城依旧是美丽的。在大学认识的朋友说,原来好多来自外州(其它州属)的大马人不晓得槟城除了岛屿,还包括位于马来西亚半岛的威省(分为威北、威中及威南)。大家都以为槟城就是槟岛。

话说回来,由于去槟城的路途长远,所以有时候会屁股酸。也因为无聊,我们总会在途中睡着。于是爸妈会在出发前用绳把我们和他们绑在一起。腰部。多亏了这些绳,我们才不致于因为睡着而跌下摩哆。摩哆驶在槟威大桥时,海风迎面而来,夹带臭酸的海水咸味扑鼻而来。妈妈不喜欢走槟威大桥,因为强大的海风随时会把钢盔给吹下来(坐在后座的我也是每次用手紧紧握着钢盔的绳,有时候甚至还因此手酸)。

接下来的日子渐渐的不太常出门,原因是爸妈的三千金长大了,摩哆无法负荷,而且妈妈说:“警察会捉。”买了车以后,两辆摩哆一起出门的日子更少了。有的时 候,我还真的挺怀念没有车的日子:当两辆摩哆在途中的交通灯停下时,坐在后座的三姐妹开始讲话、开玩笑,甚至玩起剪刀石头布的游戏。要不就是在途中比谁的摩哆快。

另外,身为活地图的爸爸虽然是槟岛人,却也常因为政府修改路线而不知该怎么走。爸爸驾驶摩哆的速度是可以很快的。虽然不是飙车速度,但不太识路的妈妈常常因为被抛在后头而生气。还有一点,摩哆既可以直走,又可以反方向走在路边。

在大学的宿舍阅读室用电脑写了那么多字,我还是无法对这里付出太多的感情。
不过那只是现在,以后的事有谁会知道?
也许我命中注定爱上它?
也可能,我就这样静悄悄的来,静悄悄的走(…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摘自徐志摩《再别康桥》)……
没办法,谁叫我发现了槟城的美丽?

PS:今天怎么会那么有灵感?记得中学写作文的时候常常得花上好几天,偶尔才会突然有灵感有心情不用多久就可以完成。久违的灵感,祝我们合作愉快!
附带一句:开始讨厌Mozilla Firefox,预览跟我闹别扭,让我因为没储存而得再重写部分“消失”的文字。

Friday, 12 November 2010

烦恼

最近碰到好些倒霉的事,搞得我十分懊恼,不知该怎么解决。花了些钱来回大学。


窗外的风景
 巴士上,我一直望向窗外(让我想起戴佩妮《窗外》),希望这一切赶快过去,美丽的彩虹尽快出现,好一扫我低落的情绪。在不那么开心又看到动物的时候,我常会觉得当一只无忧无虑的动物好像会比较开心。它们可以到处流浪、做任何事,没有人类世界的琐碎烦恼。可再深一层思考,又觉得不对——动物得时时刻刻面对被赶走的情况、必须无时无刻到处寻找喂饱肚子的粮食、说不定还得面临各种病症,更可怜的是:随时都可能冤枉无辜地死在马路上。

幸运的动物会被买或被捉来疼,在人类的屋里吃着上等的粮食。在幸运一点的,可以天天穿着美丽的衣裳,有机会的时候出席动物表演或动物选美比赛,有的甚至可以住在专属动物的酒店,享受专业的服务。然而,在世界上无数的动物当中,有几只是那么幸运的呢?

想了想,也许还是做回人类最好吧。人类的世界是你那么的复杂,我的个性又是那么的情绪化、挑剔,就那么看似很琐碎的一件事却足以让我烦上几天以上。可我是不是该知足呢?因为我不需要像动物那样烦着找粮食啊。

比起某些国家,我身在马来西亚,一个政治和办公方式有点乱糟糟但是没有天灾也没有战乱的国家,也该感到庆幸了吧?我能够享用免费的小学和中学教育然后顺利踏入象牙塔,算是幸运的人了吧?

 
最近的天空都布满乌云,下雨。
和最近的我好像。
美丽的彩虹,你是否就在不远处?

Saturday, 6 November 2010

铁马遊北大(二)


高尔夫球场(这仅仅占了一小部分而已)
一个人骑脚踏车让我想起戴佩妮的《一个人的行李》


独自在一条很少车辆的马路上骑脚踏车,路旁拍照。
说的好听点:我竟然是那么的勇敢
讲得难听些:我竟然是那么的大胆


租借脚踏车有个条规:半小时内必须归还运动中心。因为很少人在上午时段运动,我问了问办公室的员工是否可延长我租借脚踏车的时间,结果他叫我半小时后再前来登记。有的时候,我真的不明白既然条规是死的,人是活的,为什么不可以在适当的时候做出调整?


在走路到运动中心的路上,发现这长了橙色花朵的树,好美。于是在回宿舍的途中把它给拍下。
许多人天天都到这工作、运动,但注意到这棵树的人会有多少呢?在这资讯发达,所有事都追求速度的时代,我们常常会忘了发现美丽的事物。天空的彩虹、朋友的点头微笑、路边的野花... 多发现这些,相信我,你的生活也会变得美丽。 ^^

Sunday, 31 October 2010

铁马遊北大

10月27日早晨9点30分左右,独自步行到大学的运动中心租借脚踏车,展开了第一次没有人陪伴的北大一遊。

绕着运动中心外边的一路上,我一面背着粉红色背包(写到这里我突然想起陈奕迅《你的背包》)骑着脚踏车,一面拿着手机对着周围环境拍个不停。其实这是有点危险的,小孩子可别模仿。以下是其中一部分照片:

一个人骑脚踏车遊校园

影子


高尔夫球场

我喜欢北大的其中一个原因:被自然环境包围着

不一样的风景

(待续)

Thursday, 21 October 2010

结束,失落

不知不觉,一个学期即将结束。心理还来不及准备面对这事实,是我还没买手表戴在手上时时刻刻提醒自己时间过得很快的缘故吗?
然而时光却不等我,也毫不给于任何商量的余地,依旧我行我素慢慢地流逝,就那么一秒也不肯让我捉住。

结束与离别,是多么让人讨厌的事。讨厌结束与离别大概打从即将面对升上中学与母校说掰掰的小六开始。从那以后,心情总会在这些日子时而愉快(因为终于结束了)又时而低落:

  1. 年终大考后的空闲时期(老师通常没在教课了,我因此没事做常常胡思乱想)
  2. 生活营的最后一天(一定有那种大家在地上围坐着的环节:播放着友谊或离别的歌曲,然后轮流分享感性的话,或让大家回顾生活营的趣事,反正要让大家哭得稀里哗啦就是了)
  3. 节目与活动的尾声(花了好些时间开会还有筹备只为那精彩的几个小时,收拾心情的时间却往往要比清理活动现场的时间多好几倍,好像不是很划算但我依然参加活动,而且变本加厉)
  4. 一年里的最后几个月等

每每结束与离别到来时,失落夹带着惆怅的感受总会包围着我。我的脑海时不时都会出现这样的想法:大家就快要各奔东西了,不知何时还有机会在一起... 然后在某个角落自个儿不断叹气。

但,结束的同时也代表了另一段旅程的从零开始;而离别则意味着大家还有相遇重逢的机会凡事都得往乐观的一面想。我总是这样告诉自己。

Sunday, 17 October 2010

英雄救美

知道什么是“英雄救美”吗?
亲临球场,你就明白了。

从9月24日起至10月22日,我就读的大学--马来西亚北方大学的壁球学会于运动中心 (Kompleks Sukan) 进行壁球练习活动。壁球学会的学长不厌烦的指导我们这些菜鸟有关壁球的脚步与技巧。他们并没打算让我们了解壁球的历史故事,因为他们了解,上历史课总是让人不自觉地钓鱼。

我们学了基本的握球拍方法、脚步、开球及接球技巧后,便是实践的时候了。有限的场地其实并不太足够让我们众多菜鸟个人练习得太久,大家都得让其他菜鸟也有练习的机会。于是学长让我们排队,一个接一个地在小小的壁球场里开球、接球。

开球与接球。两个说来非常简单但对菜鸟们来说并不如斯简单的词汇。因为无论是开球或接球,总会有球打到菜鸟。这个时候,身为学长的,就会运用那练了很久的技术,用球拍准确无误地挡住壁球,美人就这样被拯救了。这举动绝对可以拿来当作泡女生的招数,虽然我们常常可以在周先生的戏里边看到这一幕,一面笑到很大声一面说:老土咯!

******

英雄救美,让我想起我个人觉得很受用的职业--修车人员。
大家也许认为这个职业很普通,但实际上并不是每个人都有修车的相关知识。
当一辆车载着全是不懂修车技术的女生,驶到公路上突然抛锚或发生故障的时候,任何一个热心帮忙的人都会被视为英雄。尤其帅气的男生。

******

话说回来,英雄救美的故事天天都在世界各个角落发生。
如果不喜欢英雄救美的故事,不希望有被英雄拯救的经验,就该避免书到用时方恨少的情况出现。
要有好的球技,没有捷径,还是得自己多加练习。

Friday, 15 October 2010

shin's fm 开张了!

欢迎光临!您正在收听的是 shin's fm。频道为:http://shinsfm.blogspot.com/
以下是本部落格开张的相关报道,受访者为 shin's fm 的老板:

******

部落格已经流行好几年了,我却现在才实践一直以来埋在心底的事。
写部落格其实算是我一个小小的梦想。
常常,我总会在生活中遇到开心、难过、新奇、或者感动的事时,有股撰写部落格的强烈欲望涌上来。
无奈各种借口各种理由总是拦着我,直到现在才付诸于行动。

上网看了部落格在维基百科的相关资料,才发现原来早在1998年就开始流行这玩意儿了。我记得大概在我小学升上中学的那段时期,马来西亚开始流行开部落格。当我开始认识它时,这小小梦想便开始萌芽了。

每个人写部落格的目的都各不相同。市场上有不少以部落格名义进行商业用途,例如网购隐形眼镜、时尚服饰等;也有知名人物透过部落格与大众或所谓的粉丝进行交流,以显其亲民的一面。当然也不乏像我这种纯粹因为兴趣而写部落格的人。

有的人写部落格只想默默的一个人写,或只和相识的人分享。我呢,可能因为用惯了“非试不可”,所以总是希望能够给自己累积一些人气。我想,这也许是我常常自卑的心态又在作祟了吧。

你也许会问,为什么给这部落格取名为“shin's fm”?纯粹是刚巧想到这个名字,因为试了用别的名字,可都有人在用了。况且部落格何尚不是个“无声电台”?不,应该说,更胜过电台。这里有照片、视频、音乐、文字、其他网站的链接等,你想到的方式,都可以应用在部落格,可说是应有尽有。

不管你爱咖啡还是,不管你喜欢摄影还是绘画,不管你钟情于戏剧还是音乐
shin's fm 随时都欢迎大家过来坐坐。

******

后记:
shin's fm 才刚开张,经营的老板还有好多好多的东西要学,尤其关于部落格的知识有待加强。
她的文笔并不太好,也不懂各种网络表情,还请各位多多指教。一个部落格需要有恒心地写才得以维持下去,希望她能够做得到,而不是抱着三分钟热度。 ^^